C

企业文化

ORPORATE CULTURE

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园地 > 正文

文化园地

十年琢璞终成玉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31 14:25:40               A+  A  A-

——记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  晁锋刚
        2003年8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晁锋刚离开陕西老家来到集团公司工作。从23岁到33岁,他把青春最美好的十年献给了集团公司这个他深深热爱的企业。
  从入厂第一天开始,他就沉下心来,从基本操作学起,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原浆料研究室不但掌握了银粉还原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核心技术,还使银粉还原工艺得到细化,在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确定了20多个控制参数,并解决了强酸重金属条件下PH测试、产品质量在冬季和夏季的质量波动等诸多问题。他努力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最终,将以往只有技术人员凭借经验控制反应的过程,变为由普通操作工按照控制参数就能实现控制与加工。
       3年的时间,他不仅完成了从大学生向企业职工的角色转变,更成长为一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核心技术人员。
  2006年4月,晁锋刚被调入集团公司原银川基地从事电池材料的科研和生产工作。还是从基本操作干起,熟悉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设备,直至当班组长、技术员,他都踏踏实实一步步地走过来。回忆起在银川工作的那段经历,他淡淡地说:“那些日子真苦。租住着低矮狭小的房子,夏天闷热空气不流通、冬天窗户上的冰有1厘米厚。”即便如此,为节省开支,他白天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生产中,晚上花1元钱买7块蜂窝煤回宿舍,自己生火做饭。
  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出奇的冷,他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刺鼻的氨味中下沉淀池挖积料,带领技术人员组织攻关,加完班已是晚上9点多,踩着厚厚的积雪,半推半骑着自行车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宿舍,简单吃上几口饭便匆匆睡下,因为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去班上查看实验结果。这段经历对于一个80后、一个外乡人来说,无疑是艰辛的,但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他积累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更为他今后更好地工作奠定了基础。他说:“人生路上必然会有重重挫折与种种选择,只要目标明确,就要做出选择,就不能怕吃苦,这样才会赢得完全属于自我的机会和施展才能的平台。”
  2010年,能源材料分公司从银川市整体回迁,他负责拆卸厂房里的管道、设备,最后一个回到大武口。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迅速发展,球形氢氧化镍产品市场在此时已逐渐萎缩。公司主体完成搬迁与再建后,2011年,公司决定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开发三元材料前躯体产品。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年轻的晁锋刚再一次挑起了这副重担,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拿出了H523、H111、H424三种类型的产品样品。
       此时,国内三元材料市场刚刚起步,产品标准、应用型号、领域定位都不明确,怎么办?坚持研发,不断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开发出具有优势特色的产品成为公司上下一致的共识。2011~2012年,为了开发市场,寻找客户,推动公司在三元材料前躯体产业上的发展,根据客户对样品的需求,晁锋刚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其他型号新品的研发,将样品给多家客户试样,不但获得了客户的好评,也形成了潜在的客户群和产品群。H523型三元材料前躯体在产业化期间,他有时连续30多个小时在生产线进行参数调整,而且周末常常加班加点,有时孩子没人带,就委托给同事,全年累计加班70多天。最终,制定了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并毫无保留地与其他技术、质量人员共享,为分公司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扩能扩产铺平了道路。
  2013年是能源材料分公司三元材料前躯体产能提升和市场扩张的关键一年。他在开发和改进产品的过程中,带领研发组紧跟市场需求,凭借对工艺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迅速确定了工艺指导生产线并组织实施,同时在此过程中积极调整思路,根据产品的特色积极与客户沟通,将以前由客户引导开发产品,逐渐转向了现在自主设计开发产品引导客户使用,尤其是新研发的小微米三元材料前躯体产品更是在市场上独树一帜,为公司在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辛苦的付出终会有丰硕的回报。几年来,他负责的4项子公司级课题全部在预期内顺利结题,并实现了成果转化,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他所申报的6项专利已公开发布2项。他两次荣获东方钽业“先进科技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
  “人一定要能耐得住平凡,把艰辛的劳动看作生命的必要,执着地坚守自己的选择,以己为璞,琢磨成玉;以己为钢,锤炼成器。”晁锋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年的工作磨练,他从技术员、工程师,成长为技术专家,他谱写的不仅仅是青春的旋律,更书写着一个年轻科技工作者朴实无华、坚持不懈的人生赞歌。

【浏览次】 关闭

上一篇:用行动证明自己
下一篇:那些年为特材奉献的人们